101學年度傑出校友-王英郎
跳到主要內容區
Top

101學年度傑出校友-王英郎

photo
王 英 郎  
 
 
 


當選類別:工商菁英類
系級:工學院 材料科學研究所79級
現職: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公司 十二吋廠廠長
優良事蹟簡述:

第四十一屆十大傑出青年,五次獲國家發明獎,亦是台積電最年輕的經理、技術處長、廠長。其專利低溫製程技術是保護台灣半導體產業不受中國侵權的重要關鍵,產值達數千億元。

學歷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博士(民86年畢)

國立中山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碩士(民79年畢)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學士(民77年畢)

經歷

台積電工作年資共20年,現任南科十二吋廠廠長,負責南科十二吋廠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之營運及第五期之建廠規劃,英郎所負責之工廠營運及獲利約佔台積電總營收及獲利之37%-45%。英郎在台積電歷任六吋廠工程師、八吋廠副理、經理、部經理、十二吋廠部經理、副廠長、技術處長等。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電機系兼任教授、國立交通大學光電學院兼任教授、國立嘉義大學電子物理系兼任教授、國立台南大學能源系兼任教授等。

擁有教育部副教授證書及教授證書。

南部科學園區產學協會理事、中華民國鍍膜科技學會理事、中國工程師學會優秀青年工程師獎勵委員等。

傑出優良事蹟

  1. 傑出的專業成就: 國際知名之奈米半導體薄膜及擴散製程專家,擁有很多重要的論文及發明,含許多關鍵技術的突破:
    • 共提出且送審專利發明共273 篇,其中186篇已獲得中華民國、美國、中國、法國等國家之專利證書,另有87篇審查中。所間接貢獻的產值達千億元(自由時報, 聯合報報導),其中數篇專利為台積電控告大陸中芯公司之關鍵專利(商業周刊報導),英郎的專利除了獲得空前的5次國家發明獎肯定外,也帶來龐大的附加價值,如最近有一個發明獎專利即估計有6百億以上的附加價值 (工商時報報導) 。
    • 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及國內外學術會議發表352 篇半導體相關學術研究論文,含165 篇SCI 期刊論文。論文多數為 corresponding author (超過75%)。
  2. 屢獲國家級的榮譽: 因專業成就及對產業界的貢獻,屢獲榮譽:
    • 當選第四十一屆十大傑出青年。
    • 當選第一屆國家產業創新獎個人獎:最佳創新模式推手獎(100年12月)
    • 空前五次獲國家發明獎(民國94年銀牌、95年銀牌、96年金牌、99年金牌、100年金牌) 。
    • 當選清華大學傑出校友(理學院) (98年12月)。
    • 代表14廠獲國家企業環保獎(98年)。
    • 當選中國工程師學會96年度傑出工程師。
    • 當選第一屆台灣企業傑出發明家第一名(96年)。
    • 榮獲發明家協會終身成就獎。
    • 空前六次獲經濟部中華民國團結圈競賽金塔獎(民國89年、90年、91年、93年、98年、100年)。
    • 獲選入圍92年度中華民國十大傑出經理獎。
    • 當選90年度中華民國青年獎章。
    • 當選88年度中國工程師學會優秀青年工程師。
  3. 臺積電的榮譽:
    • 曾是台積電最年輕的經理、最年輕的部經理、最年輕的副廠長、最年輕的技術處長、最年輕的廠長。雖已擔任四年廠長,但仍是目前最年輕的廠長
    • 五度獲張忠謀董事長獎。
  4. 對臺灣半導體產業的貢獻:
    • 2001年大陸欲大舉入侵半導體業,由國家資源成立中芯積體電路公司,並從台灣挖角300位半導體人才,快速成長。幸有含英郎的四個專利在內的訴訟,為台積電控告大陸中芯公司並取得巨額賠償及8%股份,成功遏止大陸半導體業的侵權,保護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優勢。
    • 促近南部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十多年前,臺灣半導體產業仍侷限於北部,南臺灣仍很少有半導體資源,人才嚴重不足,身為台積電在台南年職級最高的主管,王英郎多年來除了身先士卒到各大學開課外,也致力於促近南部半導體產學合作發展。如今南台灣在晶圓專工已佔台灣近半,為成長最快速的區域,如台積電十四廠一年即增加2千位新同仁,預期未來還會有超過一萬個工作機會,不僅可讓南部半導體產業更蓬勃發展,更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 節能減碳的創新:半導體產業一般被認為是高耗能的產業,王英郎帶領南科十四廠同仁致力於環境保護的創新。近年來,不僅在碳排放有超過30%的降低,並回收了超過50%的廢水及節省20%以上的能源。也因此,台積電獲得了行政院長頒發國家企業環保獎。而十四廠第三期廠房更是台灣第一個獲得世界LEED協會認證的綠建築金獎。為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環保立下標竿。
    • 帶領南科同仁以創新的模式建立全世界最大的晶圓廠,在製程、品質、獲利 、營收、服務皆有breakthrough,擴大我國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優勢。現今十四廠的單月月產能和英特爾公司差不多,為一般晶圓廠6-7倍;十四廠的單廠單月營業額為競爭對手 (Uxx, Gxx)全公司營業額的近兩倍;單廠單月獲利更是競爭對手全公司的數倍。十四廠營運及獲利約佔台積電總營收及獲利之35%-42%。
    • 對本土廠商的扶持:王英郎有很深的本土意識,在大多使用國外原料及機器的半導體產業,多年來王英郎的團隊和本土廠商合作創新 (如:家登、漢民、中微、巴斯福、三福化工等,成功的將半導體原料、零組件工業甚至製程機台在國內生根發展,尤有甚者,更引進傳統產業,如中國砂輪、長春石化等,進到半導體產業供應鏈。估計為本土廠商帶來百億商機及更多的就業機會。
    • 將生產工廠轉型為創意無限的工廠:一般而言,在公司的研究發展單位工作較容易有創新,而工廠主要負責生產,較強調紀律及標準化,不利於創新。王英郎在台積電工作近20年,皆待在第一線的生產工廠,沒有待過R&D,能有這麼多的創新及專利已屬不易。近年來,更將創新的觀念、技巧及方法,深值於5千位同仁的心,建立起「創意無限的工廠」,將工廠生產單位轉型為創新的單位,創新的動能與成果超過很多公司的R&D,誠屬不易。
  

 

 

 

瀏覽數: